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所属学院:商学院
专业特点:培养具备社会治理能力的优秀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大,已经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相关决策咨询报告被中央和省部级以上主要领导批示肯定30多件;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拥有“暴风论坛”“勇往职前”等有影响力的学生活动品牌;致力于培养勇挑时代重担,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心的国家治理人才。
毕业生中有较多学生考取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等名校硕士研究生,考取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国家机关公务员,就职于中高端律师事务所或公司法务岗位。
专业建设概况: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7名,来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20余名。近20年来,广大教师兢兢业业,认真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软科学等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枫桥式”基层社会治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一流课程等省级教学建设项目。课程建设和课程设置体系符合教育部规定,完全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专业知识面宽、适应性和兼顾性强。校内外设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践实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专业特色介绍:
首先,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于培养基层管理人才。培养面向服务地方、服务城乡、服务基层的,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本专业领域内较为复杂实际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管理人才。其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伦理;具备公共管理多种专业能力和数字化、科学化、法治化思维等能力。再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财政部、民政部及浙江省、绍兴市相关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拥有“大学生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会”“微公益”“大学生调研中心”等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持续开展“暴风论坛”“勇往职前”等有影响力的学生品牌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在社会志愿活动、创新创业、乡村振兴活动等方面显现特长,实现专业素质和个人梦想的同向同行。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较熟练运用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本专业领域内较为复杂实际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伦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与公文写作、电子政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等。
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团队实力雄厚,拥有省部级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省部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部级优秀社会工作人才,绍兴市“名士之乡”青年拔尖人才等教授团队,其他教师均毕业于985、211院校,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60多项,横向课题50余项,科研经费数百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多项,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声誉,决策咨询报告被国家和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肯定20余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业学习要求:
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笃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诚信友善的良好公民品质和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具有高度的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法治信仰,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伦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备健康体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知识要求。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等:掌握通识类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知识;系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包括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方向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系统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能了解和跟踪公共管理专业领域最新发展现状与趋势。
能力要求。具备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较强的公共管理专业思维和管理能力(包括公共问题、公共事务、公共政策的认知与分析能力,公共决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包括制订工作计划能力、安排公共任务能力、行政执行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具备党政公文、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文书写作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公共管理专业领域内较为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全球化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数字化、科学化、法治化思维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就业去向:
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
行业背景:
绍兴处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尤为突出,集成电路、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等制造业尤为发达,以枫桥经验为代表的先进基层社会治理做法引领全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都急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大力培养。
成才学生典型案例:
往届优秀毕业生一:
杨卫涛,2022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银奖”“绍兴文理学院优秀毕业生”“绍兴文理学院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往届优秀毕业生二:
艾培景,2019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绍兴市优秀测评员”“国家励志奖学金”“绍兴文理学院文明寝室创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现为上海市崇明区税务局第二十一税务所科员。
往届优秀毕业生三:
宋佳怡,2019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2019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校2019届优秀毕业生获得者,现任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门头沟区税务局科员。
往届优秀毕业生四:
刘智慧,2008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任浙江明牌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任日月城置业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总监与运营总监。曾任浙江金昌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与团支部书记。柯桥街道第四届团委委员,绍兴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理事。
往届优秀毕业生五:
徐波娜,2006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校“十佳”大学生、校第二届“卓越奖学金”获得者,现为宁波市公共交通协会综合秘书部负责人,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员,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政工师”称号。
学生活动风采:
2021年由我校承办的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上,我系共派出5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经过校内校外几轮重重选拔,有两支队伍入围12月4日的决赛圈。经过激烈现场比拼,最终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这是我校连续三届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继前两次获得二等奖后,今年首次获得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好成绩。“青春奉献国家队”的案例作品《“小日记”何以连“百家心”——破解嵊州市雅璜村“民情日记”制度的秘密》获得一等奖,团队成员:惠泽伟、蔡慧、祝静婕、张梓懿、武怡凡、上官喜乐、张金月,指导老师:周天肖、白文杰;“案发现场队”的案例作品《垃圾分类“弃”中有取,党建引领“启”发智治——“三角循环”视域下迪荡街道垃圾分类自治研究》获得二等奖, 团队成员:胡晓颖、禤煜民、史茹芸、牛炯强、顾慧琳,指导老师:宋一正。在2019年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派出5只代表队参赛,共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2020年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派出5只代表队参赛,共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
毕业生对学习本专业感想和体会:
学生一:
四年里,我首先接触的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学科,如哲学、历史、法学、心理学等通识课程,可以极大地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我是带着梦想成为公务员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的心态来学习这一专业的,不少专业教师学贯中西,既有党政机关工作十多年的领导经历,也有在多所高校任教的职业经历,这些老师现身说法。同时,四年期间多次去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习,也让我获得更多的切身体念,为以后走上领导岗位做好了铺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包含很多实质性内容且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专业,也是一个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专业。
学生二:
四年的学习,感触良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课程较多,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极大地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学习了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让我做事更加理性,增强了理财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培养我的组织能力,锻炼了我的口才与演讲能力,使我更加乐观,更加自信。只要把所学知识与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人生就会更加精彩,正如伟人毛泽东主席说的那样: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本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开放性、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能够满足同学们不同发展的需要。主干课程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专业平台理论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社会学概论、公共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学等),另一类是专业方向课程(如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绩效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公共危机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