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的《绍兴日报》在头版头条以《突破“最后一公里” 绍兴文理学院全面启动创建“绍兴大学”之旅》为题,报道我校“绍兴大学”创建工作。全文如下:
突破“最后一公里”
绍兴文理学院全面启动创建“绍兴大学”之旅
■本报记者 吴钊谦
仲春的风则江风和日丽,繁花如锦,绍兴文理学院迎来了绍兴旅港同乡会倪铁城、车越乔、周光晖等一行嘉宾。
旅港同乡会的乡贤们是绍兴文理学院的老朋友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乡贤们就首倡筹建绍兴大学并发起捐资,这样的义举在全国也属罕见。
正是从那时起,当时的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开始了向绍兴大学的美好眺望和艰辛跋涉。
在乡贤们看来,大学是城市的人才摇篮、科技引擎、人文湿地,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城市气质的滋润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绍兴这样的历史名城和经济重镇,怎么可以没有一所自己的大学呢?
事实上,创办绍兴大学,不仅仅是旅港乡贤们的夙愿,更是绍兴几届市委、市政府的意志,几代绍兴文理人的情结和绍兴四百多万人民的共同期盼。
令乡贤们欣慰的是,经过多年打拼,绍兴大学的身影正日益清晰起来:
——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绍兴文理学院,开办本科。
——2005年,绍兴文理学院以优良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
——2009年,绍兴文理学院被确立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立项单位并开始试招研究生。
——2011年,绍兴文理学院开始一本招生。
随着关键性指标的突破、标志性成果的达成,实现绍兴大学之梦只剩下“最后一公里”了。
为此,绍兴文理学院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创建绍兴大学实施工程:各项指标被分解,各项工作被排时,各项任务落实到人……
未来的绍兴大学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周达军给出了三大关键词:地方性、综合性、高水平。
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向绍兴大学升级。与决策层的决心相呼应,一场特殊的转型升级运动正在风则江畔如火如荼地展开。
说好“绍兴话” 彰显地方性
2009年,绍兴文理学院隆重举办百年校庆。一时间,高朋满座,冠盖云集。
从山会初级师范学校到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再到现在的绍兴文理学院,学校生于斯长于斯,深深扎根于绍兴这块土地。而从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们也深刻影响着绍兴的政坛商界。
这是每一个绍兴文理人的光荣。
“无论是绍兴文理学院,还是将来的绍兴大学,都姓绍,都必须立足绍兴、依托绍兴、服务绍兴。作为绍兴的综合性大学,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讲好‘绍兴话’。只有真正融入绍兴,才能体现特色,实现价值,为学校生存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在学院的各类会议上,周达军书记多次强调。
怎样说好“绍兴话”?作为一所大学,首先体现在学科专业结构上。学科专业是一所大学特色的核心标志。文理学院正在深化发展战略,全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纺织、机电、化工、建筑、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和绍兴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其中纺织工程等3个专业被列入国家特色专业、化学等10个专业已建设成为省级重点专业或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开设了与绍兴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书法学专业,这在全国属首创。在研究应用方面,通过创建技术转移中心、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及技术创新团队,把教授博士们“赶”向第一线,和绍兴经济社会全面对接,主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
以纺织服装学院段亚峰教授领衔的“新型纤维材料与功能纺织品设计开发”创新团队长期活跃在中小纺织企业,被企业老板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义务总工程师”。他们与浙江华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系列原创性新技术新产品,仅去年一年就实现利税1亿多元。以齐陈泽教授领衔的化学化工团队与企业“相亲相爱”,一项项技术研发获得成功,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传统工艺替代技术研究”落户学院。近几年来一批批教师活跃在绍兴的政府部门和各行各业,为政府决策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服务。
长期的一线实战,令老师们的学术研究水涨船高,收获丰硕:学院的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去年文理学院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首开全省市属高校获国家大奖先河。
说好“绍兴话”,让文理人尝到了甜头,更让文理人认清了未来的方向。
致力转型发展 追求高水平
在迅猛的高等教育发展大潮中,绍兴文理学院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迄今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9大学科门类、52个本科专业、下设17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的综合性高校。学生规模居全省78所高校的前十位。
走在前列的不止是规模。据权威排名,绍兴文理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全国上世纪90年代后新建本科高校中名列第三,并超过了部分以“大学”命名的高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理人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们深知,要办成一所真正的大学,不能以规模取胜,质量与水平才是大学办学的生命线。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数量越来越多,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水平不高的学校势必将在学生“用脚投票”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不可避免地成为失败者、失意者,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认清形势,咬紧牙关,聚精会神抓内涵,全力以赴求发展,这是全体文理人已然达成的共识。学校审时度势,提出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目标任务。
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基本涵义是两个全面:一是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二是学科资源全面支撑育人和社会服务。叶飞帆校长在学校“双代会”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转型既是目标也是过程,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场以做实做强学科为主体的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在全校全面推进:47个学科组织相继成立,学科主任民主推荐产生,学科研究方向不断凝练。与之相配套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和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同步跟进。
“人人进学科,人人进团队”,不仅增强了学术人员的归属感和学科组织的凝聚力,也极大地调动了学术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科组织的学术活力和创造力,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年仅31岁的数理信息学院的陈刚博士以一篇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论文,一举摘得2011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这个奖项最年轻的“选手”。全校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奖项成倍增长,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根据武书连的大学评价排名,在全国开设文学专业的639所大学中,文理学院文学学科为A等,2012年排名59位,比上年进步20位。日前,省教育厅公布了“十二五”省重点学科评审结果,文理学院有8个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强化人才培养 突出应用型
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是所有高校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人无贵贱之分,但有定位之别。在充分竞争时代,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只有找准定位,才能安身立命。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趋势,文理人果断地扬弃了一直以来将大学本科生作为“精英型”、“学术型”培养的思维惯性,展开了“面向行业、突出专业、强化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这一探索实践从2004年开始关注思考,2008年试点探索,2010年全面展开,历时6年,历经三部曲: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专业导向型课程体系。分设学位课程、自主学习课程,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强化实践教学体系,重在应用。
——以教学内容有机性为线索,制定完善了3000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以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启动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在100多门课程中推开实施。
“大课改”时间跨度之长、涉及面之广、触及度之深,不啻为学院历史上又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实打实”的教,“实打实”的学,长出的是“实打实”的果实。
文理学院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参与率、获奖率逐年提高,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在2011年度,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8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31项,学科竞赛成绩位居全省高校第七名。大学生合唱团获得第五、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冠军,2012年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喜获一等奖。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文理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广受欢迎,就业率稳中有升。2011年,全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7.5%,始终走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
招生形势连年看好。文理学院普通文理科第二批录取首批投档分数持续保持在杭外同类高校前列,分数名次号明显提升。
风则江畔惠风和畅,像风一样和畅的还有绍兴旅港乡贤们的心情。绍兴文理学院此行令他们格外欣慰,备感踏实,因为他们清晰地看到了那个期待已久的梦——一个擅研究、能应用并且说得一口流利“绍兴话”的综合性大学正一步一步走向响了很久的楼梯。
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html/2012-06/18/content_681255.htm
(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