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资讯

    报考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卓越风采丨徐雨露:赤诚丹心谱芳华,潜心支教先锋人

    发布日期:2022-05-12    点击次数:

    摒弃浮躁   拒绝平庸

    脚踏实地   追求卓越


    徐雨露,第十八届“卓越奖学金”三等奖获得者, 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181班,中共党员,浙江绍兴人

    “集善之雨,凝爱之露”,徐露同学用行动诠释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的N种方式,进阶为公益支教的先锋人。4年,10000里路,1600多个小时,惠及千余名儿童。她是以爱为翼的候鸟,“衔”去知识和阳光,用青春热血润泽童心之花。雨露虽小,折射的微光也如火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图片

    2018年9月,她跨入文理校门,就读了师范专业。至今她仍清晰记得在第一周的始业教育中,同门学姐来分享自己的支教经历。回寝室后学姐的感人故事和孩子生动的照片久久回荡在她脑海,一遍又一遍,使她迫切地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始业教育一结束,她就申请加入“关爱小候鸟”教育帮扶团,从此开始她的 支教之路
    图片
    支教是向心而行的一份长期坚持 ,使她四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行,个人支教时长达 1500小时 。她和团队成员一起到四川甘孜、丽水景宁、绍兴嵊州等6个地市县,面向偏远村社、地方企业和多个少数民族,帮扶了近1300名孩子。期间,坐过连续30多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克服了藏区海拔3、4千米的高原反应、半个月辗转9个村寨的车旅劳顿,面对懒觉诱惑、酷暑侵袭、住宿简陋、饮食不适, 她从未有过一刻放弃的念头,无畏苦与涩
    图片
    支教是课余时间的一种专业努力 。可以说,大学四年的学余时间她都用于了支教,这是她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为了能上好每一堂课,她倾力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分析帮扶孩子的学情,精心打磨形成了人文地理、趣味科学、时政讲堂等四个模块16门课程,设计了64份课程方案,完成4份调研报告,撰写了50000余字的心得体会,记录43篇成长故事,汇编成果册5本。此间种种努力,让她专业成长收获不少,发表2篇论文,获得10项奖学金,专业排名稳居第1。
    图片
    支教是问道于行的铿锵作答 孩子们与她相处久了,总喜欢围在她周围,拉着她的手想听一听城市和大学里的生活,眼里充满向往与憧憬。可偶尔,在不经意间又会把她问倒,令她刹那无言以对,“老师,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我身边?”“上学的路太长,能不那么早起啊?”“我为什么要和哥哥姐姐在一个班上课?”“为什么我的语文老师又换了?”“老师,你为什么要来我们这里?”……对于这些问题,不知道同学们会怎样回答,怎样的回答又算是正确和完美的呢?事实上,这些问题既非学科知识性,也非简单的生活经验性,这些问题包含城乡之间的差异、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饱含孩子们的向往与期望。随着支教实践的丰厚,她渐渐明白,对于孩子们源于现实的叩问与守望,作为青年大学生,能够到偏远的地方去关注、陪伴、教导孩子们,尽己所能,用行动回应问题,就是给予孩子们最好的回答。
    图片
    支教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在支教过程中,她遇到一些敏感自卑、沉默寡言的孩子,也遇到一些调皮捣蛋、爱搞破坏的孩子,更是结对了有智力障碍、身体残疾的孩子。起初她真的无从应对,不知道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经过她和团队的讨论,她们明确了“五个一”的支教要求,那就是“关注一位留守儿童、实现一个基础愿望、陪伴一段成长经历、留下一份纪念物品、讲述一个感人故事”,更加突出孩子在细微深处育人成长。在她们的努力下,那些平时嬉闹的孩子开始喜欢上了唱歌、武术,那些自我封闭的孩子开始试着和她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历这一些,让她深刻懂得了教育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简单的陪伴,而是身体力行的相互感触,是言语、眼神、肢体之间的交互,是培根铸魂的细腻与点滴。
    图片 图片
    支教是打开一扇窗开启一道门 几年支教中,让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丽水畲族结对的一位特殊的小女孩,她有一个患有一级智力障碍的妈妈和一个年迈的奶奶,没有办法与人正常的交流。在帮扶的日子里,她一次次教她扎头发,一次次教她数数,一次次教她认识周围的事物。她带她重返课堂,让她再次感受同伴间的相处,飞飞机,拍篮球,玩气球。在帮扶过程中,她用音乐去催生她的自信。在教女孩唱歌、跳舞的过程中,她发现女孩的眼神里开始有了光亮,嘴角有了上扬。或许这个女孩有些不完美,但她现在也成了那个能在舞台上独立唱歌的小女孩。


    这几年的支教,她从单纯的教育者转变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孩子们学习不易却从未放弃,家里贫穷却善良热情、真诚互助,生活艰苦但勤俭坚强、体谅父母……这一些点点滴滴,都使她深有感触、深受教育,也是她宝贵的从教财富,将不断激励她成为一名平凡、朴实、坚毅的老师,这也是她对优秀人民教师的注解。

    图片
    这几年的支教,她带领团队也受到了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的报道,获得了省市优秀团队、十佳团队等荣誉,但她觉得她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未来她要深化课程体系架构,开发公益教育app,丰富教育资源,牵手更强教育平台,去畅想和实践更宏大的公益支教。
    图片
    尽管这条路必定崎岖,但是这条路必须很长,在此,她诚挚期待和欢迎有志于教育的同行人携手公益,一起去播种渴望美好明天的一粒粒信念种子。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健全体魄   贵在弘毅





    来源 | 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编辑 | 唐思倩

    审核 | 章利成


    图片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508号
    邮政编码:312000
    招生热线:0575-88345555
    传真:0575-88364492
    官号SXWLZSB
    绍兴文理招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