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资讯

    报考资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卓越风采丨吴慧霞:做真做实厚植情怀,求是求新扎根科研

    发布日期:2022-05-14    点击次数:

    摒弃浮躁   拒绝平庸

    脚踏实地   追求卓越


    吴慧霞,第十八届“卓越奖学金”三等奖获得,土木工程学院土木水利2003班


    “志力坚固,践行有常”。吴慧霞同学以“◯”式的重复积极科研,4篇SCI成为我校研究生提前毕业第一人。面对“~”式的挫折,她锐意进取、迎难而上,时刻谨记“做真坐实”院训。她以“∞”式的笃行不怠,积极投身再生混凝土研究技术攻关与“↓”应用落地,用所学践行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她不断超越自我,生动诠释了追求卓越、笃行不怠的新时代大学生精神!

    图片

    ~式的推进—做真做实

    岩土大楼,是她追逐科研之梦最开始的地方,是1年多来她待过最久的地方,见证了她的成长。进门便能看到“国家重点实验室”七个字,两边是土木学院优秀学者的主要事迹,每每路过,都会让她想起“做真做实”的院训。

    图片

    B106、B109是他们土木材料方向课题组奋斗的地方。“MTS”、“电子伺服材料试验机”这2台机器便是他们的战友。在这里,他们看过朝阳和星辰,挨过导师的突击检查,陪伴着他们的还有数不清的失败试样。其实, 实验的失败并不可怕,验证的过程让他们更加踏实,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试错的能力
    图片
    图片
    7楼报告厅会举办过各类前沿峰会,是学术氛围最浓郁的地方,每次看到优秀的青年学者们发言,都会激励她义无反顾地朝着目标前行。 与本科阶段相比,研究生与实验、科研的关系更为紧密,1篇北大核心以上小论文是毕业的基本要求,既然都要完成,为什么不能把时间提前呢? 于是在 2021年2月8日,在岩土大楼研究生自习室514,她有了提前毕业的想法,想要成为文理学院第一个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图片



    Ο式的重复—珍惜当下

    自从下了这个决心,她的人生好像被按了加速键。2021年3月17日是她第一篇SCI发表的时间,37天是她最快的见刊的时间,3个月她完成了大论文的写作,现在提前半年她的硕士生涯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图片

    常有学弟学妹来取经:“学姐,你是怎么做到的?提前毕业实在是太酷了。”她每天浏览1h的文献,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数据处理,时常吃完饭便匆匆赶去实验室开展混凝土性能测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事重复着,成就了她的高效率。她很早就有读博的打算,提前拿到硕士毕业证书是计划中的一小步。为了弄清要求,她常常翻看培养方案逐字研究,或者去研究生处请教老师们。提前毕业这事儿没有先例,它说起来只需要1.5s,但它意味着不走寻常路,需要自己来掌控节奏,根据硬指标制定计划与方案。



    ∞式的探索—笃行不怠

    有天,妈妈视频里心疼地问她:“你每天做实验,不觉得苦吗?”她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她每天在读文献、做实验、写论文中循环,辛苦只是表象,最重要的是怎样去看待这个过程,又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图片

    最开始干论文的时候,盯着电脑看到屏幕上的字密密麻麻,明明离得很近,却好像有重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她经历过脱发、暴瘦、失眠,有时候夸张到思路停滞,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后来,她渐渐掌握方法,在阅读国内外文献的时候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来凸显文献里的创新点、机理性解释、技术路径和图例表现,用红、黄、蓝3种颜色提炼出一篇篇文献的精华,并成为自己文章中的调色板。截止目前,她已经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土木工程领域权威期刊发表4篇SCI,每篇SCI,三四十页word都会一遍遍地反复打磨,也因此和课题组的老师就论文讨论的时候,他们抛出来疑问或是建议,她都能娓娓道来从容应答。很多人觉得科研会很枯燥、觉得每天做实验很痛苦。其实沉浸下来,科研是丰富的,是灵动的,让她想有分身术一直和科研相处



    ↓式的应用—敢想敢做

    她常思考,科研的价值是什么?研究生刚入学,梁超锋导师给她们分享了许多绿色建材的案例,比如说3D打印再生混凝土、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水泥毯等,在惊叹这些科技的同时她找到了通用的规律——变废为宝就可以创造更多其他的价值了。研一的时候,她就有幸与浙江永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参与重大横向项目子课题“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研究。

    这些粉体就是她们团队夜以继日的结晶。这种再生粉体,从建筑 固废中来,不仅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且通过实验她们惊喜地发现它的二次利用能提高所制件的性能。 历经7个月的制备、氧护、测试、分析等环节,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想法能够落地的激动与不可思议。 目前,这种粉体已落地生产,每年消纳建筑固废约3600吨,减排CO2近1000吨,经济效益显著。 这,让她看到了再生的力量,将这股力量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与生产中,让环境与发展的平衡成为了可能。 她想,这就是科研的价值。 在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在建筑垃圾再生技术的前沿探索中,科研满足了人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她们所做的一切有了价值。
    图片

    科研的每一点进步都不会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而是一群人的从一而终。在文理的1年多来,科研是在心里的一件事,点亮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她会一直在路上

    图片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健全体魄   贵在弘毅



    来源 | 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编辑 | 唐思倩

    审核丨章利成


    图片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508号
    邮政编码:312000
    招生热线:0575-88345555
    传真:0575-88364492
    官号SXWLZSB
    绍兴文理招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