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物理学(师范)
专业导游:数理信息学院 窦卫东教授
Q1:物理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石,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物理学研究领域广泛,大至宇观(如星系、暗物质和引力波),小至微观(如夸克、中微子和量子)。哲学与生活可以通过物理学搭建桥梁,数学和工程的可以通过物理学搭建桥梁。本专业不仅培养从事基础教育所必须的物理学知识,而且侧重于新能源和光电材料方向是实验室背景,助力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新能源及光电器件领域基础问题的能力。
Q2:选择我校物理学专业就读有何优势?
物理学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2015年起一本招生,2019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省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市级重点学科各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个,2门省级精品课程。实验设施齐全、设备完善,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科研训练需求。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倡导卓越意识和创新精神,曾为在校本科生举办个人论文展;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根据兴趣和发展方向为学生在学习、考研、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毕业生中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获得者,使得本专业成为我校培养优秀学术型人才最集中的专业之一。部分毕业生成为了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和企业家。
Q3:物理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一方面是物理学基础知识的课程,首先是普通物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可使同学们对物理学有一个基本认识和理解;其次就是“四大力学”,包括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可使同学们对物理学的理论有更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教授怎么教物理的课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研究、物理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教育概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辅导、教师语言艺术等。
Q4: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什么素质?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物理首先要对物理学感兴趣,对各种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有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踏实的学习态度和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学什么都应该戒骄戒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Q5:在物理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物理规律需要用数学来定量描述,对数学的掌握和应用是学习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物理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素质都可以在学生本专业认真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物理系每年有不少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学生,凭着对物理学的兴趣,通过专业训练和踏实学习,都能迅速赶上本专业学生的学业进度,甚至表现更好。
Q6:社会上是否对物理学专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有些人认为物理学专业是一个“冷门”的基础学科,对口行业比较少,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物理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很强的行业迁移能力,适应于转到其他领域从事新的工作。其实,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到材料、能源、电子、通信、检测甚至金融等行业从事项目研发、工程管理等工作。在能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尖端科技领域如芯片、航空发动机以及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等,物理学专业知识、专业设备和专业人才尤为稀缺。总之,物理学专业就业面宽,行业可选择性大,对前沿创新作用尤为重要。
Q7:我校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生大致有哪些去向?
近三年平均50%左右的毕业生会通过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2020年到2023年的考研录取率分别为63%,51.3%,43.8%,53.8%年。考研除了选择物理学专业,还可以选择材料科学、光学工程和通信等非物理专业,而且考取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比例很高。2023年师范毕业班的初次考编率为40%。另外,有一部分毕业生从事工程技术、公务管理、金融企业等行业的工作,在工作中发挥物理专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建模能力强的优势。
Q8:物理学专业有哪些优秀的教授?
我校物理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拥有浙江省“151”人才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绍兴市高级专家1人,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2人,省“钱江人才”计划2人。聘有“鉴湖学者”讲座教授1名。举例如下:
窦卫东,浙江大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低维碳材料科学以及柔性有机半导体器件物理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研究工作被《浙江日报》、《科技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俞军,中科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德国波恩大学访学,主要从事非线性物理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40多篇;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等奖项。获全国高师院校曾宪梓教师奖和绍兴市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绍兴市高级专家,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
梁奇锋,南京大学博士,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凝聚态物理和计算物理。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际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博士论文曾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入选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尉鹏飞,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主要从事激光新能源开发及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7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0篇,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省“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完成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项。曾出访过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国,曾获国内“2013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和国际“青年研究者奖”,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鄢永红,复旦大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比利时列日大学博士后,从事低维凝聚态体系的输运性质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2012年入选“钱江人才”计划。发表SCI论文30余篇。2016年入选校中青年学术骨干。
刘成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主持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市、厅级科研奖励9项。
Q9: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物理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物理学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科学,是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往往都需要物理学专业人才来解决,典型的例子有:(1)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比如在三维石墨烯、铁基高温超导和锂电池正极材料等研究中都需要物理学人才。(2)高科技前沿,比如量子卫星、量子保密通讯和量子计算等领域需要大量的物理学研发人才。(3)工程技术上面临的基础物理问题,比如桥梁建筑工程建设涉及到的力学问题、新材料研发和工艺设计中涉及的理论问题、航空航天器的气动外形及结构设计等。(4)探索宇宙的奥秘及规律,如占宇宙中95%以上的暗能量和暗物质研究,中外科学家们正利用“悟空号”卫星寻求突破。
实际上,社会与经济领域的发展与交叉,以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健康和自然灾害预测等问题也都需要物理学的原理、方法以及研究手段。此外,对于物理学学生来说,也可以考虑从事物理或科学教学相关的工作与培训。